近期有不法分子冒充本站工作人员向各会员单位续费,如有此情况请及时致电本站24小时客服13771777861电话确认,发现冒充者请及时报警,谢谢合作!苏州行业在线!
  • 西山调整产业结构的非典型透视
  • 发布时间:2009/4/13 15:42:31 来源:苏州行业在线 - 行业门户网站的首选系统信息中心
  • 明月湾来了新的管理公司。新来的保安与村民不熟,百无聊赖地坐在村口的古树下。
      太湖烟波浩渺,西山岛是她的宠儿。在这方世外桃源,花果林木四季葱郁,千百年来,岛上居民积淀下传统

      村落文化,独特丰富的自然、人文资源吸引着岛外的眼球。

      游人纷至沓来,推动这个生态大岛改善经济增长方式,也“制造”了一些新闻事件。

      最近,梅花落英尚未成泥,少数果农就试图刨掉梅树,换种经济作物。与此同时,古村落改造升级为休闲游景区,“农家乐”生意火了,一些村民却对保安“拦亲戚”颇有微词。

      “挖梅树事件”与“保安拦亲戚事件”看似各表一枝,然而,随着记者接到报料后走访调查,一些政府与当地百姓共同困惑的深层次问题逐渐浮现:经营个体如何重新审视自己的市场行为,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当地政府如何集聚家家户户的资源,整合为宏观调控的品牌营销项目?

      调整中,忧思中,西山步履匆匆,正经历一场产业结构转型的阵痛,政府与当地百姓风雨并进,让这个岛出落成太湖最美丽、也是最富裕的地方。

      一朵梅花的错位之争——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怎样并轨?

      路边的一棵老梅树,镇政府看到的是“赏梅经济”,是梅花带来的旅游附加值;梅农根据市场行情,看到的却是梅子不如茶叶贵,挖了路边的梅树卖出去很方便。

      茶树贵过梅树一大截

      梅花落,碧螺春上市。

      3月26日,连日细雨,李栋良穿着雨衣,仍然在自家果地里干活。他一边叹着气,一边把刚开过花、枝头刚暴出新芽的5棵老梅树挖了出来。这5棵梅树的树龄都在15年以上,准备通过苗木中间商卖到西山岛外去,一棵能值70元。

      李栋良68岁,是吴中区金庭镇西山植里村的果农。他和老伴种有35棵老梅树,树龄在15至20年之间。梅树上到15年就过了丰产期,效益一年不如一年,当地果农一般会把树龄超过20年的梅树砍了当柴烧。“劈了卖柴,一棵老梅树顶多值20元,现在能多挣50元呢! ”老李这么一比,对上门收购价表示比较满意。

      挖掉梅树,腾出空地,老李准备种上碧螺春茶树。在这位老果农肚子里,一把算盘打得叮当响:“一棵梅树要占的地方大约15平方米,5棵梅的占地,我可以种上2000枝左右的茶树,3年后每年收上2斤茶叶是没有问题的。 ”

      老李这一本经济账不是乱拍脑袋想出来的,而是根据最新的市场行情算出来的。他告诉记者,丰产期的梅树,平均一棵每年能收50公斤左右的青梅,这几年青梅销售的形势不好,2006年他家的青梅没有人收购,全部倒掉;2007年,有人来收购了,但是每斤只有0.15元;2008年,价格上来了,但是一斤的收购价也只有0.7元。“今年,由于梅树开花时节正好碰上连绵阴雨,有没有产量现在还不知道呢! ”

      与此梅树相比,碧螺春的价格年年攀高。老李转述他听来的预测说:“按照目前的行情,一公斤茶叶起码值1000元,而且,茶树树龄越大,产量越高。 ”

      私运梅树出岛遭拦截

      正当老李将路边的梅树挖出来装运上车的时候,镇农林站站长黄争鸣正好经过此地,他立即制止了这一未经审批的卖树行为。

      此事惊动了镇政府。一查,与老李的5棵树老梅树一起将被私运出岛的老梅树近百棵,树龄均在15年以上。这些老梅树的收购、运输者是西山当地农民兼苗木生意中介商王培忠、王松青父子。

      生意受阻,还被催货的木渎一家绿化公司指责为违约,王松青向记者吐露了自己的烦恼。他出示了一份苗木供货计划。按照合同,他承诺收购600棵左右的老梅树,6天完成。这些树出岛之后,将移植到本市一处生态园地。“我们在苏州范围内移植梅树,也是为生态景观作贡献嘛!现在梅子不值钱,很多老梅树都没人管理,病虫害很厉害。特别是一些长在山上的梅树,问讯的人更少,就等它死掉后劈柴烧。所以,我要收梅树的消息传出后,周边村子里许多农民都要将树卖给我。 ”

      王松青解释,3月26日这一天,他一共收了111棵,非常顺利。如果不是镇政府出面阻止,24车、600多棵梅树,到记者发稿前,已经种到了那边的绿地上。

      记者注意到,果农换掉梅树种茶树,选择的地点一致,那就是全挖路边的梅树。李栋良觉得这种做法很自然:“山上也有梅树,但是要搬到山下,光人工费就要100元一棵,不合算。 ”

      这种“自然选择”恰恰戳向西山生态景观的赏梅品牌——老梅树、尤其是路边的老梅树,花繁枝茂,撑起茫茫梅海的门面。金庭镇政府要求,10年以上的老树要移植、砍伐等都要经过当地林业部门的审批。

      挖梅树动了谁的奶酪?

      少数果农挖梅树,是考量自身利益的市场行为。 3月27日下午3点半,天下着雨,吴中区金庭镇政府里,全镇12个行政村的村支书以及农林、城管等相关负责人被召集到场,开起了紧急会议。分管农业的副镇长周晓春作为召集和主持人,眉头拧紧,希望群策群力商讨下一步的应对方案。会议的主旨明确:挖梅树事件点出了利益分歧,如何形成临时和长远应对方案?

      “这些梅树坚决不能出去! ”黄争鸣态度相当坚决。

      这位农科站站长列出了数条理由,着重指出:“整个西山7.8万亩林地都属于公益林性质,在公益林的范围内,10年树龄以上的古树名木移植、砍伐等都要经过当地林业部门的审批”。 2007年1月颁布的《江苏省生态公益林条例》中规定,生态公益林“包括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沿江沿海防护林,护岸护路林,国防林,母树林,环境保护林,风景林,名胜古迹和纪念地林,自然保护区的森林等”。据此,他认为,果农挖的这批梅树没有履行任何的审批手续,显然是不合法的。

      对于“挖梅树事件”,各村村支书以及农林、城管等负责人结合各村、各条线的实际工作情况,道出了农民个体利益的困惑,又为岛上梅树资源流失而揪心。“要是西山农民都像他那样把路边的老梅树卖光了,西山的梅花经济如何发展? ”周晓春的反问一语中的。经过多年努力,西山已经成为全国有名的赏梅区,“苏州太湖梅花节”也成了苏州和长三角百姓公认的品牌。而西山梅花不同于光福香雪海、南京梅花山的特点,就是胜在梅景规模化,面广量大,任由梅树资源流失,就动摇了赏梅品牌的根基。

      一张门票的三维碰撞——个体自由与整体管理谁该进退?

      近来,因为进村收门票,古村明月湾引发了三种不同观点的碰撞。一种认为:“老祖宗留下的明月湾变成景点后,门票收入不仅没有我的份,还受到了种种限制。 ”第二种认为:“政府和企业投入大量的维修资金,就算人人收门票,也不知何时能收回来。”第三种认为:“发展旅游产业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富民。 ”

      村民 亲戚朋友也买票?

      “村子变成景点,我们反而没有接待亲戚的自由?”金庭镇明月湾村少数村民和景区保安发生了多次类似的争吵。接到一些怨气腾腾的电话,记者6日走访该地一探究竟。

      当地村民秦老伯是“报料人”之一,住房在明月湾礼和堂的斜对面。他见到记者,依然怒气未消:“当着亲戚朋友的面,保安就会来烦个不停。 ”

      上星期六,秦老伯的女婿有两个同事到西山,想进村看望秦老伯,在门口被保安拦下了,后来起了口角争执,两人没有进村,直接回苏州了。秦老伯知道这件事后,找保安理论:“这样下去,我们家阿有亲眷朋友愿意上门了? ”

      记者了解到,明月湾全村一百多户人家、近四百村民。从今年2月1日起,明月湾古村落景区由金庭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和苏州中亚国际传媒有限公司共同开发经营,中亚每年将上缴150万元。其中,前者负责精确管理、内部运作、村民协调、安全保障、房屋租赁以及配合后者运作和游客接待等,后者则负责景区门票销售、组织营销团队,负责明月湾景区的宣传推广等工作。

      明月湾村民介绍,在这之前,景区管理人员都是本村人,村民带些亲戚朋友进村,不买门票。而中亚公司的保安上岗之后,只认门票不认人。如果哪家亲戚朋友来了,一定要村民到村口来迎接,而且亲戚进村后,保安会要求亲戚最好呆在村民的家中不要出门。

      公司 不诚信的人破坏规矩

      “50元一张门票,就算人人都收,公司也不知要到什么时候才能收回投资?何况还有人逃票! ”金庭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民奇同样有一肚子苦水。

      他介绍,金庭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由金庭镇政府出资成立。从2003年开始,公司就开始对明月湾进行整治保护工程,首批就投入资金2500万元,修缮了黄家祠堂、礼和堂、邓家祠堂、明月寺等6处古建筑,恢复了土地庙、旗轩、更楼、茶楼等。同时进行了三线入地等环境整治工程,于2006年5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3年整治,明月湾古村落作为景点开放后,外来游客纷至沓来。人气旺了,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从原来的茶叶、花果逐渐过渡到农家乐饭店等旅游相关产业。

      中亚公司接手以来,反对声音来自“农家乐”经营户。陈民奇告诉记者,有些农家乐为了招揽生意,向游客拍胸脯:只要食宿到我家,保证不用买景区门票。旅游公司当然不允许这种事情发生,让保安加强管理,不准“农家乐”和普通村民夹带游客。对于这一现象,旅游公司和这些“农家乐”私底下也协商过,由他们带进去的客人,可以按照团队价格购买门票,25元一张。“但有少数农家乐,为了多赚钱,收了游客的25元门票钱,转头对保安说家里来了亲戚朋友。这种行为不诚信,乱了整个明月湾的旅游市场。 ”

      政府 村民也分享一杯羹

      一些村民对旅游公司和中亚保安不满,另一个原因是希望获得门票收入的分红。

      秦老伯向记者介绍:“景区大部分是由我们住房组成的。但能拿到分红的,也就是3座老宅的七八户人家,村上其他人家从景点得不到好处。不光如此,原来我们靠老熟人进村来带点茶叶、水果,自从门票紧了以后,来路也被断了一半。 ”

      不过,更多的村民在接受采访时,称政府一直在花钱帮老百姓挣钱。事实上,农家乐留得住游客的脚步,也是靠修缮落成的古村落景点招揽眼球。目前,农户的敦伦堂、礼和堂、裕耕堂3座老宅按古宅完好率、文物价值等由相关部门进行评估并作价入股,政府以修缮费和公共设施的建设费用入股。

      在对明月湾进行整治保护工程时,金庭镇政府采用了多元化的投资结构。第一步,由镇政府出资进行抢救和修复;继而,引进民资投入作为尝试;第三,包括国有、集体、农户所有的古建筑经评估作价备案,待时机成熟,成立股份公司。镇政府前期采用租赁的方式,以平均每月0.7元至2.5元/平方米实行保底分红,待赢利后,实行按股分红。每年政府和旅游公司会给村上60岁以上的老人200元的补贴。“一些村民认为是古村落带来了客源,古村落是老祖宗留下的产业。政府用村民的集体资源在帮着旅游公司赚钱。”陈民奇指出这是村民的认识误区。统计数据显示,中亚的宣传让明月湾的游客多了五成以上。

      一座大岛的负重前行——千百个家庭经营户与政府宏观调控如何形成合力?

      太湖大桥贯通了,岛民告别千百年来的舟楫摆渡之累,从烟波“孤岛”融入现代化苏州都市圈,也进入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磨合期。

      少了一匹大马,车轮不能停下来

      老百姓生活的出路基于当地经济发展。苏州近年来经济迅猛发展,依靠农业、工业、服务业“三驾马车”合力拉动。然而,西山作为一个生态大岛,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政策,显然不可能有工业这匹大马的位置,也必然要经历产业结构调整的转型阵痛。“与工业发展相比,农业拉动农民致富的比较效应差一些。”吴中区副区长张炳华把西山比喻为“美丽的穷地方”。他向记者列出了一组数据:2008年,金庭镇人均收入不足9000元,低于吴中区平均的11800元。“在一些欠发达地区,风景优美地区基本是最富的地区,而金庭镇与吴中区其他工业经济发达的乡镇相比,却是个典型的穷地方。 ”

      上个世纪,西山岛上有过工矿企业。随着太湖地区生态环境治理,水泥厂等被关,开山采石采矿被禁止。根据法律法规,太湖沿岸5公里范围为太湖水污染防治的一级保护区,区域内禁止新建、改建、扩建化学制浆造纸、制革、酿造、染料、印染、电镀以及其他排放含磷、氮等污染物的企业。

      工业缺失,老百姓如何增收致富,这同样是政府的紧迫任务。西山百姓在政府带领下,实施旅游富民战略,田地里,花木果菜迎合着市场行情,村子里,“农家乐”招揽着游客。

      旅游业是一个关联度高、综合性强、投资产出周期长的产业,当前旅游发展面临资金、土地、同质化竞争等诸多制约因素。张炳华说:“西山拥有独特丰厚的太湖自然山水和历史人文资源,是太湖文化的精华,目前开发利用还不够。在这处太湖最美丽的地方,老百姓不应该受穷。 ”

      一片林、一间屋、一泓水,如何赚钱?

      西山旅游富民的出路是:纳入到苏州和太湖地区的大旅游格局之中,丰富和优化现有旅游产品结构,延伸“吃、住、行、游、购、娱”配套功能,推动观光、休闲、度假、文化体验等各类旅游的叠加。

      整合旅游资源和农业资源,最立竿见影的方式是引进一些大型龙头企业进行市场运作。但是吴中区和金庭镇政府走访农民,进行多次调研,认为这样一来,少数企业掌握了农产品和旅游产品的定价权,不利于老百姓最大限度地致富。因此,吴中区政府搭建共赢平台,由政府宏观调控、整合资源,并引导农民成立农村专业合作社,让钱响亮地落进老百姓的口袋。

      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了小生产和大市场之间的有效对接,增强了农民抵御风险的能力,深化了现代农业的组织支撑作用,西山碧螺春茶叶专业合作联社作出了优秀的示范。以前,西山农民种茶也是各自为政,缺乏很好的市场整合机制,碧螺春茶曾面临危机。专业合作社成立后,既让农民成为合作社的主体,又发挥了品牌效应。 2008年,茶树青叶收购价每斤200元,而今年,更冲到400元。

      茶叶经济模式大获成功,眼下,少数农民鉴于市场行情,出现挖掉梅树改种茶树的现象。这说明,赏梅使得梅花的旅游价值凸现,但这部分收益目前还没有由农民来共享,梅树和桔树也面临同样的资源整合和机制转型问题。

      其实,在整合资源上,西山梅花已经收到了一定的成效。苏州太湖梅花节从1997年开始举办,如今已是声名远扬,每年早春梅花开放,游人如织。尤其是“林屋梅海”景点,为中国最大赏梅基地,梅林达3500亩,而这个景区正是依靠了岛上众多农户经营的梅树资源的支撑。因此,政府一方面要向农民解释保护梅树资源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要尽快把茶叶专业合作社的经验“复制”到梅树和桔树经济上。同时,吴中区还选择西山农民专业合作社为试点,历时3年,分批改良桔树品种,扭转卖桔难困局。

      果农的梅树、村民的住房,这些分散的个体资源经过政府主导,通过市场整合,形成规模效应,最终得实惠的还是老百姓。 2006年9月,苏州市政府公布了列入保护范围的第一批、14个古村落的名单,西山的明月湾、东村、堂里、甪里、东蔡西蔡、植里、后埠共有7村榜上有名,占据半壁江山。如今,明月湾等几个古村落在政府投资下,已经被开发成热门景点,门票收入正将旅游经济引入良性运作。许多村民在家里搞起了农家乐,收入大大增加了。

      但是,开发旅游业和服务业的投资产出周期较长。农家乐目前还处于“农家餐”状态,没有形成休闲娱乐的效应,难以留住游客。而少数家庭和个体经营户,由于仅从一己之利出发,往往损害了整体经济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也引发了与旅游公司景区管理的对接不协调。

      目前,政府已经引导成立了农家乐协会,评选星级农家乐,进行规范。针对景区旅游资源分散的特点,吴中区、金庭镇政府还在竭力打造区域旅游整体形象,提升规模效应。

      成功转型,呼吁多种渠道

      既要做强现代农业和服务业,又要保护不可再生资源,在利益分配方面进行宏观调控,是政府面临的新课题。应当说,在挖梅树事件中,当地政府处置得既迅速又不武断。 3月26日下午,政府首先发布通知,让挖树的农民将梅树回栽,每棵树的回栽都得到相应补贴费用,至第二天,所有原本私运出岛的梅树又各就各位,保持梅林成海的景观。

      与此同时,各村、各线的基层干部纷纷行动,深入果农家庭,聊天沟通,充分听取他们对果梅经济效益和资源保护的意见。记者采访时,一份新鲜出炉的“告村民书”已经张贴在镇、村宣传栏,就政府如何调控和引导村民的市场行为进行协商。

      政府帮助老百姓铺砌康庄大道的同时,也在申请制度层面的利益保障。张炳华介绍,制度保障主要体现在生态补偿机制方面。如今,太湖生态保护受到全国重视,好几拨专家研讨会、调研组来过,呼吁要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但至今没有落实,主要现实问题是补偿资金没有确定由谁掏。

      在生态补偿机制没有落实的情况下,吴中区政府多渠道帮扶西山岛,一是对生活污水处理费用进行补贴;二是对围网拆除的费用进行补偿;三是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引导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品牌化发展。通过几年努力,西山已经出现一批产业优势突出、机制规范、绩效显著、产品市场竞争力与农户带动力强的龙头合作社(联社);四是开发利用旅游资源,增强现代农业的集散流通能力,突出原产地保护,提升品质,唱响品牌。金庭重点以缥缈景区为代表建设休闲旅游度假区,以特色果品为依托发展休闲观光农业。

      张炳华说:“开发是一种生产力,保护也是一种生产力,并且是可持续生产力。我们要采取有力的保护,合理适度的开发,大力发展现代化农业和旅游业。把西山打造成生态大岛,一产和三产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成为品牌农产品基地、旅游度假目的地。西山岛不仅是太湖最美丽的地方,也要成为最富裕的地方。 ”

      调查者说:“看不见的手”握紧“看得见的手”

      梅子跌价,零落成泥碾作尘,茶叶价格却是扶摇直上,村民从家庭生计出发,作出现实的经济选择。

      就“挖梅树事件”看,村民的个体眼光与镇政府的整体发展思路存在错位。在老百姓的眼中,一朵梅花开过之后就是结一颗青梅,而镇政府看到的却是千万朵梅花满山成林所呈现的综合附加值,远远超过一颗青梅的价格。现在,梅农挖梅树、卖梅树,等于将这些价值连根拔起,各家各户改换农作物事情虽小,西山梅资源流失影响却大。

      古村落的“保安拦村民事件”也是同理。政府对古村落进行了整治维修,采取品牌营销战略,吸引华东乃至全国、世界各地的游客。对村民来说,住宅成了旅游景点,自己则成了游客眼中的风景,就要把家庭致富经纳入旅游景点的管理规则。

      由此可见,经营个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具有开发周边资源来生存致富的天然动力,在价格的杠杆作用下,老百姓会自发地选种经济价值大的农作物。但换个视角,这种出于个体市场行为的资源开发往往意味着破坏了整体营销战略。而政府作为公共服务者,从宏观层面进行规范甚至限制,实质是整合资源的开发和品牌塑造。

      从长远来看,缺乏工业的西山要获得独特的产业链,真正“双轮驱动”现代农业和服务业,必须专注于协调可持续的生态保护和资源整合思路,疏导个体利益冲突,形成公共管理的资源共享平台,既激发经营个体的市场热情,又有效调控经济社会的宏观发展,让老百姓富了钱袋富脑袋,把眼光投向后期的持续致富效应上,这才是共赢的必然途径。

      政府伸出“看得见的手”,不仅要锲合市场的脉搏,也要有序建立制度保障,比如相应的生态补偿机制。西山作为太湖中的最大岛屿,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完善的保护补偿机制有利于扶持发展环境事业、文化旅游、餐饮休闲、运动娱乐等“无烟产业”。

      我们只有一个太湖,我们只有一个西山岛,保护本身也是紧迫的发展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