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不法分子冒充本站工作人员向各会员单位续费,如有此情况请及时致电本站24小时客服13771777861电话确认,发现冒充者请及时报警,谢谢合作!苏州行业在线!
  • 张派丝绢烙画落户山塘
  • 发布时间:2009/11/13 12:24:06 来源:苏州行业在线 - 行业门户网站的首选系统信息中心
  • 【核心提示】

        8年前,时任苏州市委书记的陈德铭的一番话,让他记住了苏州。经过近二十年的潜心探索,来自河南的工艺美术大师张贵春在丝绢烙画上开创了一片新天地,尤其在刻画狮虎猛兽上颇有心得。本月初,张派丝绢烙画正式落户山塘,为“工艺之都”苏州再添风采。

        温润的苏州人文,精细之极的“苏工”,让中原的粗犷豪放增添了“粗中有细”的韵味,而山塘街上来来往往的海内外游客,更使张贵春有了足够的信心将“烙画”这门传承两千余年的古老艺术传承发扬下去。
        【人物简介】

        张贵春,河南泌阳人,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家、张派丝绢烙画创始人,经过20余年在丝绢面料上用火笔烫画的探索,终于形成了烙绘交融、独特的丝绢烙画艺术语言,其作品曾获中国工艺美术界最高荣誉山花奖。

        以烙铁为笔,高温代墨,丝绢作纸,这便是别具一格的丝绢烙画艺术。源自中原大地的张派丝绢烙画落户苏州山塘街,成为街头新景。

        初见张贵春,他正弯着腰画一只白虎,工作台前围了几层人,个个目不转睛,盯着他手中的小烙铁。这里一描那里一点,老虎立时便鲜明了起来。

        薄丝绢替下厚木板

        挑战极限成就张派烙画

        作为一门古老的艺术,烙画源于西汉,盛于东汉,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多成画于木板、竹竿、家具等物件之上。河南郑州、开封和南阳等地历来都是烙画作品的集散地,生于斯长于斯的张贵春本是竹木烙画的好手。

        创作丝绢烙画的灵感,始于一次日本游客的遗憾。那是1992年春,在张贵春的老家河南泌阳,有几位日本游客看到他的木板烙画,很喜欢,想带回国,但近3平方米的木板携带极不方便,只能作罢。

        这事给张贵春带来很大的触动,要让烙画这门古老的民间文化艺术走得更远,走出国门,材料是一大限制。他开始尝试用轻薄软的材料代替木板来烙画。他第一个想到了宣纸,但宣纸到了铁笔下,却变得发涩、打顿,行笔不畅,棉布也是如此。他又改用丝绸、的确良,但烙铁一靠近,立刻就烫化了。在经历过无数次失败后,他终于找到了最合适的材料——丝绢,丝绢是含有约10%棉纤维的丝绸,正好消除了上述不利因素。

        张贵春说,在薄薄的丝绢上烙画,挑战的是熔点的极限,掌握“火候”最为关键,烙的时间短,画不到位,稍久,没准就焦了,甚至破了,烙画时要把握住丝绢将破未破的瞬间,全凭长期练就的手上功夫。

        勾皴点染画猛兽

        铁笔也能化为绕指柔

        在张贵春的铁笔下,画得最多的是雄狮猛虎,老鹰猴群。通过高温熨烫后,在丝绢上会呈现自然的茶褐色,与动物毛发极为接近,普通国画很难具备这样逼真的色泽。

        动物中,老虎题材又是张贵春的最爱。在河南当地有一道民谣:“虎是兽中王,威武天下扬。家有形影在,除灾降吉祥。 ”在广东话中,“虎”和“福”则同音。以品性而论,虎既有君临山野的王者风度,又不会无缘侵凌弱小,有着博大仁厚的一面,是人学习的榜样。

        不过,用坚硬的烙铁烙画老虎可不容易,最初张贵春烙出来的老虎,“都像从水里捞出来一样”,身上的毛发一缕缕地贴在一起。尤其“老虎的胡须是最难画的”,看似简单的一笔,却要柔中带刚,刚中显柔,“一笔见分晓”,而且老虎的精气神都在胡须上显现出来,一笔没画好,猛虎没准成了“病猫”。

        张贵春先是对普通的烙铁进行了改造,使得烙铁近于画笔。在正式烙画前,他先用铅笔在丝绢上打好底稿,再用烙铁慢慢勾勒,通过对速度的快慢控制,慢慢将国画中的艺术手法成功地运用到铁笔下,勾皴点染,这样画出的老虎栩栩如生。

        张贵春说,每次画野生动物时,他都希望人们在欣赏自己作品的同时,能产生保护这些生灵的情感,他不想在未来的某一天,猛兽们成了只存在于他画布之上的图腾。

        老虎眼睛里有苏绣技法

        老山塘为丝绢烙画搭建新平台

        正如丝绢的娇柔与烙铁的粗犷形成了一种鲜明的对比和反差,却成就了丝绢烙画这一美妙的艺术品,张贵春来到细腻的江南,“给充溢着中原气息的烙画创作带来了新的启示”。

        张贵春回忆,早在2001年10月,苏州市举办首届民间艺术节期间,他就应邀来过苏州。当时苏州市委书记陈德铭看了他的作品,对他说:“张老师,我们苏州有的是丝绸,欢迎您到苏州来。 ”从此,张贵春心中就记住了“苏州”这个地方。

        此番来到苏州,张贵春不仅得偿宿愿,而且有了许多新想法。他说,他还没有画过华南虎,苏州有华南虎基地,为他提供了很好的创作素材。不仅如此,他觉得自己此行是“中原文化与吴文化的融合”。中原的画风是粗犷豪放的,但来到苏州,参观了一些苏绣作品后,张贵春惊喜地感受到“苏工之细”,意识到他的画中“粗中还要有细”。他正尝试将苏绣大师绣制波斯猫眼睛的精细功夫融入自己的烙画技艺之中,现在,在他的铁笔之下,已经能烙出老虎眼睛瞳孔里的血丝。

        张贵春看好苏州山塘街,还因为这里是文化传播的一个窗口。事实上,早在今年7月“张贵春丝绸烙画创作基地”在山塘街上试运行以来,每天可谓门庭若市,观看、拍摄他现场烙画的中外游客络绎不绝。几个月来,他已有50多幅作品被买走,还有英国、日本、新加坡的游客预订他的烙画。“我在苏州已经收了一个徒弟”,张贵春说。周围的小桥流水民居,充满闲适的氛围,让张贵春觉得舒心,他想在这里继续进行艺术创作,更想将烙画这门两千多年的古老艺术传承下去。